魏建军的 “对手” 不是比亚迪? 这位老炮儿在跟行业路线较劲儿

  • 2025-07-10 02:11:17
  • 770

其实啊,好多人都觉得魏建军总跟比亚迪较劲,哎,这真是个误会!你仔细看看就知道,长城和比亚迪走的路,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嘛。

比亚迪四年前就喊着 “放弃燃油车”,一门心思搞新能源,现在成了 “电车专业户”—— 这跟它起家做电池的底子分不开。可长城呢?我有个开越野俱乐部的朋友,前阵子刚提了辆坦克 500,他跟我说:“你看这 3.0T V6 发动机,爬海拔 5000 米的垭口跟玩似的,电车能行吗?” 据行业分析师老张说,长城这几年在大排量内燃机上投入的研发费用,比很多新势力全年营收都高,V6、V8 搞得起劲,连柴油机都没放下,这路线差得远了去了!

要说 重叠,长城也就欧拉好猫、哈弗枭龙 MAX 那几款车跟比亚迪能搭上点边,但这些根本不是长城赚钱的主力。正如一位长城经销商私下跟我聊的:“卖十辆枭龙 MAX 的利润,还不如一辆坦克 500,你说我们更上心哪个?” 上次去他们店里,展厅 C 位永远是坦克 800,枭龙 MAX 被挤在角落,这态度还不够明显吗?说白了,两家企业早就不在一个赛道上了,哪来的 “谁赢谁输” 啊?

魏建军说的那些话,其实好多都是给行业提建议,就是被人硬生生往比亚迪身上套了。你想啊,他说要 “研产销一体”,“在哪里销售就在哪里生产”,这招多厉害!去年我去东南亚考察,在泰国看到丰田工厂里,刚下线的皮卡车直接开到旁边的 4S 店,物流成本比从日本海运低 60%。《全球汽车产业报告》里就提过:“跨国车企的终极形态,是在每个主要市场都有完整的生产链条,而非单纯的出口机器。” 汽车这东西,跟手机家电不一样,海运又贵又慢,“就地生产” 才是王道。

去年咱们汽车出口超 500 万,看着厉害,可真要成全球品牌,还得靠海外工厂。魏建军提这个,明显是站在行业高度想事儿,跟比亚迪有啥关系?

还有他说 “不做隐藏式门把手”“不搞增程”,哎哟,这也被解读成针对比亚迪。前阵子我同事的车就因为隐藏式门把手冻住,在零下 15 度的早上站了 20 分钟。魏建军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过:“用户买的是车,不是电子产品,花哨功能不能凌驾于安全之上。” 他就是这种实在人,觉得好用、安全比啥都强,就这么简单!

你看长城搞的那些技术:顶尖柴油机、自主 V6/V8,还有那个 Hi4 混动,都是围绕着内燃机和户外场景来的。我那位开坦克 500 的朋友,上个月组队去阿拉善,全程没信号的地方,他的车连陡坡缓降都稳得很;而同行的电动车,一半时间在找充电桩。比亚迪呢,专心搞电动化,主打城市用车,这俩方向,八竿子打不着啊!

要说真跟比亚迪有竞争的,那得是吉利。上次去杭州出差,打网约车坐了辆吉利星愿,司机师傅说:“这车里子跟比亚迪海豚差不多,价格还便宜 5000,选哪个还用说?” 星愿跟海鸥、海豚抢市场,EM-i 跟 DM-i 路子差不多,吉利这两年销量涨得猛,那才是实打实的对手。

魏建军啊,他就擅长给自己画地盘。2016 年就卖了 100 万辆车,哈弗 H6、长城皮卡、坦克系列,哪一个不是在细分市场闯出一片天?去年去新疆旅游,看到好多牧民开着坦克 300,他们说以前只能买霸道,现在坦克又便宜又抗造,谁还看外资品牌?这就是魏建军的本事 —— 不跟人挤独木桥,自己修条路。

现在他都花甲之年了,52 岁就带着长城破百万销量,对行业的理解比咱们深多了。说真的,他那些话,更多是老一辈汽车人的心里话:希望中国汽车别走歪路。

奇瑞、长安、吉利跟长城的模式才更像呢,真要论对手也轮不到比亚迪。魏建军较的真,不是跟哪个企业,是跟自己的技术执念,跟那些浮躁的行业风气 —— 哎,这么说是不是就清楚多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