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del Y/小米YU7/新问界M7, 谁才是理想i6真正的对手?

  • 2025-09-06 06:10:51
  • 898

理想i6本月就将正式上市,随着上市时间临近,各种爆料消息也是频出。

之前就有媒体爆料称:“理想给供应链端提供的理想i6销量预期是2.5万辆/月,理想内部预期接近3万,并且从供应链人士获悉,理想 i6 的价格可能会低于 23 万元。”

这个预期听起来有点离谱,理想官方也立刻站出来辟谣,李想亲自在微博上明确了“理想i6的目标是稳定后9000-10000辆/月”。

但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,也许这只是理想希望保持低调,避免再次被捧杀的策略。

李想在理想汽车的第二季度财报中透露,“有信心让其成为中大型五座纯电动SUV里最具竞争力的产品”,理想总裁马东辉更是直言,“理想i6有望成为理想汽车纯电动车型的走量主力。”

说明理想汽车上下对i6这款车还是抱着很高的期待。既然李想明确的是“稳定后”月销9000-10000辆,那么上市初期订单池小定转大定,月交付在10000辆以上,甚至达到20000辆以上也是完全可能的,这也符合时下大家对“爆款”、“走量”的定义。

目前在25-30万元级别,大五座中大型纯电SUV市场上,真正能称为热销的只有Model Y和小米YU7。

Model Y是多年来这个细分市场上的霸主,今年1-7月累计销量20.2万辆,月均有近3万辆的销量,高峰时超过4万辆。小米YU7则是手握将近30万辆的订单,虽然交付能力有待提升,但毫无疑问也是这个细分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员猛将。

其他如智己LS6、智界R7等车型,能够走量的多为增程版本,且月销量也不过2000多辆;纯电如小鹏G9月销量不足2000辆。

小米YU7上市时的6,7两个月,Model Y出现了明显的销量下滑。

这反应出两个问题:一是大五座中大型纯电SUV的市场目前处于存量竞争中,份额大头掌握在Model Y手中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,月销千余台的车型已属不易,多数产品甚至在月销500辆的生死线边缘挣扎。市场分化极为明显,头部车型吃掉了大部分份额。

二是小米这种自带流量可以破圈的品牌,能够从Model Y手中抢过来一部分份额,并且能够为这个细分市场带来一部分增量。但也仅因为它是小米,才能做到这一点。

所以问题来了,理想i6如果要成为爆款,会抢谁的蛋糕?

从价格区间来看,理想i6主打25-30万元市场,这意味着它将与特斯拉Model Y、小米YU7、智己LS6、智界R7、小鹏G9等产品直接竞争。

Model Y的用户可能更看重特斯拉的品牌力和FSD智驾方案;小米YU7的买家更年轻,往往注重科技、生态互联、性能、操控与性价比,买车主要是取悦自己。

而理想一贯以家庭用车作为全系产品的定位,着重吸引那些重视空间体验、补能效率和驾乘舒适性的消费者,他们往往看重科技带来的新鲜感,但还是更注重家庭用车的需求。这与特斯拉和小米的用户群体有明显的不同。

因此理想i6未必能够从特斯拉和小米的口中抢到蛋糕,而更有可能去收割头部以下车型的份额,比如智己LS6、智界R7、小鹏G9这些市场地位还不够稳固的车型。

此外,理想i6也可能从燃油车市场吸引增量,凭借宽敞的空间和高效的补能体验,它可能打动那些原本考虑中型燃油SUV的家庭用户。

而真正和理想i6在定位与价格上高度重合的,反而是同样要在9月底上市的新问界M7。

问界品牌的定位也是以家用为主,今年问界M9/M8分别是50万元和40万元级市场上的爆款车型。问界品牌气势正盛。

问界M7此前也有过非常出色的市场成绩,2024年问界M7累计销量近20万辆,月均销量在1.6万辆以上。同为增程车型,问界M7的销量超过了理想L6和L7。而新问界M7将会推出纯电版,这无疑是和理想i6再次针锋相对,它才是要和理想i6争抢蛋糕的对手。

反观理想这边今年其实并不顺。一向在新势力销量榜上稳居前十的理想汽车,今年7月首次从头部阵营消失。核心车型理想L8单月销量仅3088辆,1-7月累计销量30856辆,同比下滑明显。

前段时间上市的理想i8,又再次遭遇舆论危机,临时修改SKU。理想在纯电市场始终没有找对路子。因此,理想i6想要取得成功的压力将会更大。

不过即使面临一定的困难,李想似乎还没有打算在定价上做文章。要知道,理想是目前新势力车企中唯一实现连续11个季度盈利的,换句话说,理想有打价格战的空间。只不过,现在看起来,李想还并不想在理想i6的价格上做文章。

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李昕旸在8月31日晚间表示,大家可以先不用着急猜测理想i6价格,理想会让价格和产品价值匹配,让大家觉得物有所值。

既然如此,接下来就看理想i6要怎样打价值牌了。(文/优视汽车 老炮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