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急! 关于无3C认证的充电宝, 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回应
- 2025-07-08 02:05:51
- 849
充电宝几乎是大家现在出行必备的电子产品,基本上是人手一个。然而,近期中国民航局发布的充电宝3C认证新规,以及部分品牌充电宝因自燃问题被大规模召回的事件,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担忧。
许多用户发现,自己手中的充电宝并未标注3C认证标志,不禁疑惑:这些充电宝还能继续使用吗?在乘坐飞机、高铁或地铁时,是否会因无3C认证而被没收?
别急,近期,市场监管总局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对此作出了明确回应。
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CCC认证(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)是我国为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、国家安全及环境而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。
为加强监管,市场监管总局于2023年3月发布公告,将充电宝及锂离子电池纳入CCC认证管理,并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,未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不得出厂、销售或进口。
近年来,充电宝因电芯质量问题引发的火灾事故频发,在2025年6月,罗马仕因电芯隔膜缺陷召回49万台充电宝,安克创新也因类似问题召回71万台。
对于非3C认证充电宝,市场监管总局表示,对于消费者而言,2024年8月1日前购买的无3C认证充电宝,只要未被列入召回名单,仍可继续使用。
但市场监管总局提醒,由于非认证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,建议用户避免在高温、过充或剧烈碰撞环境下使用,并留意是否出现鼓包、异常发热等情况。
目前,对于无3C认证充电宝的管控政策,不同交通方式对充电宝的携带规定存在差异:
民航局:全面禁止无3C认证充电宝、以及召回充电宝登机
自2025年6月28日起,中国民航局明确规定,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、标识模糊或被召回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。各机场执行严格安检,部分机场提供暂存服务,但逾期未取将按自弃处理。
铁路(高铁/普速列车):暂无明确限制
目前,**国铁集团尚未出台针对无3C认证充电宝的禁止携带规定**,乘客仍可正常携带符合容量限制(通常不超过27000mAh)的充电宝乘车。但若充电宝存在鼓包、漏液等明显安全隐患,铁路安检人员可能要求乘客停止使用或暂扣处理。
地铁:部分城市加强检查,但未全面禁止
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的地铁系统虽未明确禁止无3C认证充电宝,但近年来因充电宝自燃事件频发,部分地铁站已加强安检力度。例如,北京地铁曾因罗马仕充电宝自燃风险,建议乘客避免携带该品牌产品。
召回的两大充电宝厂商,分别是罗马仕和安克创新。因电芯供应商(安普瑞斯)违规替换隔膜材料,导致充电宝存在过热、燃烧风险,相继宣布召回问题产品。
罗马仕召回方案:
召回型号:PAC20-272、PAC20-392、PLT20A-152(共49.17万台)
处理方式:建议用户放电后用盐水浸泡24小时“无害化处理”,再登记退款或换新。
现状:充电宝业务全线暂停,3C认证被撤销,电商平台全面下架。
安克创新召回方案:
召回数量:71.3万台
处理方式:提供免费更换或退款,部分快递公司拒收问题产品,需通过官方渠道处理。同样可以进行泡盐水处理,提交相关凭证进行退款货换新。
对于咱们消费者而来,新规的影响主要是坐飞机时,原来没有3C认证的充电宝,即便不是召回产品,也无法带上飞机。携带充电宝的出行建议:
1、谨慎使用旧款充电宝:若产品无3C认证但未被召回,仍可使用,但需避免过充、高温环境存放,发现鼓包立即停用。
2、出行前确认规定:乘飞机需确保充电宝有清晰3C标识、且非召回产品;乘地铁或高铁如遇安检质疑,可配合检查或选择合规产品替代。
3、检查3C认证:购买新充电宝时,认准产品本体或包装上的CCC标志,可通过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真伪。
别急!关于无3C认证的充电宝,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回应,可以继续使用,但要注意安全。目前携带非3C充电宝,出行影响最大的是坐飞机,完全禁止登机,地铁和铁路等公共交通,暂时没有明文规定。
尽管无3C认证的充电宝未被全面禁止使用,但出于安全考虑,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认证产品,并关注品牌召回动态,以降低安全风险。
- 上一篇:苹果卓里卓气
- 下一篇:陈乔恩阮经天雨中撑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