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用MPV内卷新战场: 星海V9和上汽大通大家9超混, 拼不只是肚量

  • 2025-07-13 20:27:12
  • 169

如果说几年前的MPV市场是合资一统天下,那么2024年后的格局已经彻底变了。自主品牌集体发力,不再满足于做个“工具车”,而是要真正把MPV变成移动的“头等舱”。而今天我们聊的这两位选手——风行星海V9和上汽大通大家9超混,正是这个新战场上的代表。

它们拼的不是颜值,也不只是空间,更是在“肚量”和“账本”上的一场硬仗。一个是主打大空间+性价比的“价格屠夫”,一个是靠新能源混动+智能配置坐稳高端家用MPV标签。这场较量,远比表面看上去复杂。

一、先说说空间,这事儿不能光看数字

官方数据一摆出来,风行星海V9的后备箱容积是 593L 到 2792L,而上汽大通大家9超混是 1010.5L 到 2179L。不少人看到这组数据第一反应是:大通的初始容积更大,放行李不用挪座椅,实用性应该更强?

但真车体验之后,我发现事情不是这么简单。星海V9的最大优势其实在于“变化弹性”。它在第三排放倒之后,整个尾厢地板非常平整,搬家、拉货、甚至临时充当个“小床车”都很灵活。相比之下,大通大家9虽然基础容积大,但是后排座椅厚实、不够贴地,影响了装载的“拓展空间”。

打个不太文雅的比喻:一个是能把肚子撑开、临时吃自助的“能屈能伸”型;另一个是天生肚子大,但吃多了撑不下的“骨架型”。

二、价格与定位:谁更像是“卷王之王”?

风行星海V9的售价是 19.99 万 - 27.99 万元,而上汽大通大家9超混是 25.99 万 - 33.99 万元。怎么说呢?在今天动辄30万起步的MPV市场,星海V9这个定价确实挺“良心”。尤其是在20-25万这个区间,几乎是自主MPV的兵家必争之地。

但问题也随之而来:价格低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优势。我试驾星海V9的时候,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——它第二排的座椅虽然功能多,但材质和包裹感和高端MPV那种“躺下就想睡”的舒适感,还有点差距。反观大家9超混,它不但把电动滑轨、按摩通风一应俱全,还把第二排搞成了类似“头等舱”的存在。要不是我知道价格,真有点误以为这是丰田阿尔法的内味儿了。

所以从定位来看,星海V9更像是一辆全家通勤、兼顾务实的“多面手”;而大家9超混则是冲着“中高端奶爸”去的,面子、里子都得给足。

三、混动≠高端,但确实贵得有理?

大家9超混这次打的是“插混”牌,用的是PHEV系统——也就是说,它在城市里可以短途纯电通勤,长途再靠油。这套系统我也体验过,说实话,在MPV这个吨位级别上,比起纯电或者油车,混动真的是个不错的解法。

尤其是大通这个混动系统调校得相当丝滑,低速安静、加速有劲,配合NVH优化之后,车内乘坐体验明显强于一些传统燃油MPV。甚至我朋友家有个7座纯油MPV,最近开了我的大家9超混之后直接心动,理由很简单:“这车起步不吵,老婆孩子都满意”。

相比之下,星海V9用的是1.5T插混系统,虽然也是混动,但在实际驾驶中你会发现它更像是一台加了电的“增强版油车”,动力输出没那么线性,切换时也会有轻微顿挫。当然,这价格你也不能苛求太多。

四、到底该选谁?这事儿真没标准答案

如果你是刚需型家庭用户,预算在20万出头,又特别看重灵活空间和日常通勤成本,那么星海V9是个值得优先考虑的选项。特别是对于二胎、三胎家庭来说,它的空间扩展能力和性价比确实够用、够贴心。

但如果你预算可以上探到30万,更追求座椅舒适、行驶质感、静音表现,还有新能源带来的政策便利与长远节能,那大家9超混显然在“高级感”这块更胜一筹。

尾声小结:卷得多不如卷得准

其实这场对决,归根到底就是两种MPV价值观的碰撞:星海V9代表的是“用得起的实用派”,而大家9超混则是“花得值的进阶派”。

自主MPV现在不是卷不卷的问题,而是能不能精准切中不同用户的“使用痛点”。星海V9用价格与扩展空间撬动市场基本盘,大通大家9超混用配置与体验杀入中高端。这场“容积与价格”的博弈,谁赢,不是车企说了算,是你家那位说了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