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GDP何时超越美国? 专家给答案了: 只要愿意, 随时都可以

  • 2025-07-25 09:55:22
  • 612

中国经济这些年发展飞快,从上世纪末的起步到现在,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可一提到啥时候能超过美国,总有人争论不休。有些人说还得等十年八年,有些人觉得已经差不多了。

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的胡鞍钢教授说只要愿意,中国随时都能在GDP上超越美国。

2025年上半年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,美国名义GDP预计达到30.5万亿美元左右,中国则是19.2万亿美元,美国领先中国大约11.3万亿美元。按这个名义值算,中国占美国的比例大概是63%。

2024年,美国是29.2万亿美元,中国是18.9万亿美元,比例类似,差距没明显缩小。中国增长率保持在5%左右,美国是2%到3%,但因为基数大,美国总量还稳稳在前头。预测上看,到2030年,中国名义GDP可能接近美国,但还没完全超过,得看汇率和增长稳定性。

早在2011年胡鞍钢就预测,中国综合国力会逐步赶上美国。他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,2015年时就觉得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100.7%。面对质疑,他强调有知识产权数据库做支撑,中国在经济规模上已局部领先。

他还在讲坛上说,按社会和政府资本合作模式算,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美国,2023年中国32.9万亿国际美元,美国27.4万亿。为什么有这么大差别?关键在统计方法上。不同国家算GDP的口径不一样,美国的数字里有不少“水分”,中国则更保守。

拿医疗支出来说,美国医疗和药物费用占GDP的18%到20%,2022年数据是10.7%光医疗服务,加上保险和药物更高。中国医疗只占6%到9%,因为医保报销大头不计入GDP。

美国人看病贵,平均医疗费是中国10倍,人均寿命却没高多少。这部分推高了美国GDP,但实际福祉没那么大。中国公立医院体系覆盖广,报销后个人负担轻,统计时只算实际支付,不包括政府补贴。

住房也是大头。美国用市场价值法,就算自己住自家房子,也要按市场租金虚拟加到GDP里,2022年这部分超过7%。中国老百姓买房自住,就不产生GDP。结果,美国住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中国高出不少。美国自有住房虚拟租金贡献了5%以上的GDP。中国小区多是业主自住,统计只算租金市场那点。

物价水平也影响大,美国东西贵,这些高消费直接抬高GDP。中国物价低,同样的东西花钱少,GDP就显得小。

最关键的还是汇率。中国GDP先用人民币统计,按平均汇率7.12算成美元。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到1:4,中国瞬间变成33.7万亿美元,超过美国。胡鞍钢就说,这不是梦,汇率调整就能实现。

历史上人民币汇率波动大,2005年到2014年升值35%,直接让中国GDP美元值涨了不少。现在汇率受贸易和政策影响,如果中国出口强,资本流入多,汇率升值不是难事儿。世界银行都承认,汇率法低估了中国,因为没考虑购买力。

胡鞍钢的观点不是孤立的。中信讲堂上,他列数据说明2021年中国占美国75.9%,2022年70.6%,但强调统计差异让美国数字虚高。

他坚持中国进入强起来时代,经济、科技局部超美。与李稻葵合办讲坛,解读改革成就,说中国绿色生产力和消费潜力大。中新社访谈,他提改革给世界机遇,中国消费率虽低,但实物量如汽车销量超美国。

为什么专家说随时都能超?因为超越不止名义数字。调整汇率或统计口径,就能翻盘。但胡鞍钢强调,比数字更重要的是老百姓资源占有和国家实力。

中国人均资源虽少,但分配均匀,幸福指数高。医疗覆盖率95%以上,美国还有上千万无保险。住房拥有率中国80%,美国65%。中国高铁里程世界第一,美国基础设施老旧。这些让中国不惧资本主义挑衅,贸易战中稳住阵脚。

胡鞍钢的“随时都能”基于方法调整。不是说中国已全面超美,美国科技金融强,中国制造业和基建牛。真正超越是综合的,民众生活好,国家强大。未来几年,中国保持5%增长,美国2%,加上汇率回升,名义超美不是梦。但重点不是比大小,而是可持续发展,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