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岁白敬亭再破“天花板”, 这次, 他让郑晓龙和整个娱乐圈沉默了

  • 2025-07-24 13:08:23
  • 780

文|花小梨和

编辑|黄毅来了

在娱乐圈这个风云变幻的环境中,有人凭借一时的热度昙花一现,有人在绯闻和炒作的流量池中迷失。

然而有一位演员却如破土而出的劲竹,凭借自己的努力,在演戏道路上稳步攀升,他就是白敬亭。

近期,他再度突破天花板,凭借《难哄》入围亚洲内容大赏视帝,让整个娱乐圈沉默。

01

相比于国内飞天奖、白玉兰奖等奖项,亚洲大赏视帝的含金量在于体现“区域标杆性”。

它代表着演员的表演水准获得整个亚洲市场的认可,而不再局限于中国。

可以说,本次白敬亭能够入围亚洲大赏视帝,算是上他演艺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标志。

毕竟最近五年来,我国男演员中也只有胡歌一人凭借《繁花》获得该奖项2024届视帝。

所以这次白敬亭将与朴宝剑等一众优秀演员共同争夺视帝奖项,压力不可谓不大。

但是无论结果如何,此次入围就已经证明他得到了亚洲市场市场的认可。

白敬亭也终于向大家证明,偶像演员到实力演员之间,并非是不可跨越的鸿沟。

作为非科班出身的演员,白敬亭从一出现在大众面前就不断遭受诟病。

有人说他放不下偶像包袱,角色同质化也很严重。

在他出道早期拍摄的青春校园剧《匆匆那年》《旋风少女》《夏至未至》,里面大多都是阳光帅气的少年形象。

他虽然凭借清爽的外形,成为青春校园剧领域的领头羊,稳稳地站在流量明星的行列中。

但是在观众看来每个角色都是“本色出演”,丝毫看不出表演痕迹。

更是有观众锐评“用白敬亭的脸演了叫不同名字的角色”。

这种质疑其实每位演员都会经历,如今的一线顶流明星杨幂、杨紫,甚至是获得亚洲大赏视帝的胡歌,哪个不是从观众的质疑声与否定声中走过来的。

只是他们的所经历的远没有白敬亭那么猛烈。

比如在白敬亭早期采访时经常遭遇记者的恶意提问,他们会用尖锐讽刺的语言来询问白敬亭的私人感情生活。

像“你不会喜欢男的吧”“你现在是处男吗”等这样不尊重人的话比比皆是,让他十分尴尬。

由于自己在当时并不算大咖,没有话语权,就只能在别人的侮辱中忍气吞声。

只是别人的质疑与否定,并没有成为压垮白敬亭成长的稻草,反而鞭策他一步步成长。

02

随着演的偶像角色越来越多,他在越来越得心应手的同时也开始意识到:

一直在舒适区徘徊,舒适区也会成为束缚自己的藩篱。

于是他开始大胆尝试不同题材,在2018年终于迎来自己演艺生涯的转折点,即出演古装剧《天盛长歌》中的顾南衣。

鉴于此前从来没有出演过类似的角色,为了演好他不得不付出巨大努力。

比如提前数月苦练剑术,高烧坚持和导演讨论细节。

就在这样的努力下,他凭借在剧中犀利的眼神、利落的动作,将顾南衣的孤傲与深情尽情展现。

这个角色既是他“花瓶偶像”形象的结束,也是他多元转型的开始。

在此之后,白敬亭更加有意识地摆脱观众的刻板印象。

他开始饰演《平凡的荣耀》中初入职场的孙弈秋、《你是我的城池营垒》中的特警队长邢克垒。

特别是邢克垒一角,他把“小白变硬汉”的反差展现在观众眼前,让观众眼前一亮。

为了让“文弱书生”有硬汉形象,他不仅要增肌15斤,还要和特警队一同训练两个月。

甚至还要在爆破戏中亲自上阵,一次次被热浪掀翻受伤。

虽然很苦很累,但是相比于他不被观众认可的经历来说,一切又都值得。

他的敢拼敢干的态度获得了与他合作的导演、演员一众好评。

在拍摄《南来北往》时,导演郑晓龙就曾给予他一个评价:

“他不是科班毕业的演员,所以身上模式化的东西很少。”

可能他自己也没想到,曾经因为不是科班出身被观众质疑走后门。

如今却因为这个特质,能让他迅速适应各种多元化角色。

同样也是在这种特质的帮助下,在2022年他终于迎来了人生里第一部现象级爆款短剧《开端》。

03

白敬亭在剧中饰演陷入时间循环的游戏架构师肖鹤云。

循环设定对演技要求极高,他与搭档赵今麦默契配合,通过细致入微的表演,将肖鹤云在一次次循环中的恐惧、挣扎、冷静以及自我救赎的心理变化层层递进地呈现出来。

每一个眼神、每一次情绪起伏都精准到位,与老戏骨对戏也毫不逊色。

这部剧收获了观众的巨量好评,豆瓣评分高达 8.2,他也凭借此剧成功跻身实力派演员之列。

而之后的《南来北往》《难哄》《正当防卫》,一步步把他作为实力派演员的地位夯实。

其中《难哄》的桑延一角,让“白敬亭男主人设天花板”话题单日阅读量破亿。

该剧登陆全球190余个国家地区,在多个地区持续霸榜,TikTok相关话题播放量达 39.65 亿次。

他也被《新华网》《工人日报》认为是“文化出海典范”。

自此,那个只会演青春偶像剧,被观众评价没有眼神戏,是资源咖的小白一去不复返了。

如今的白敬亭,已然在实力派演员的道路上稳步前行,但他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。

他成立个人工作室,投资影视公司,积极参与到作品的创作环节中,对自己演艺事业有着清晰而长远的规划。

从他的经历中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演员的成长,更是一个愿意为了演艺事业而奋斗终身的态度。

这在浮躁的娱乐圈中弥足珍贵,值得每位演员学习。

结语:

从《匆匆那年》里青涩的乔燃,到《难哄》中让亚洲市场瞩目的桑延,白敬亭走过的每一步都写着“打破”二字。

打破“非科班”的偏见,打破“偶像派”的标签,打破外界对他的所有负面评判。

他没有沉迷于一时的热度,而是把质疑和争议当作鞭策自己的动力,不断深耕演技。

如今的他,早已不是那个需要在采访中小心翼翼应对恶意提问的新人,而是能以作品立足、用实力对话的演员。

未来的路还长,但看过他如何从风雨中成长,便知道他只会朝着更开阔的天地走去。

部分资料: